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资本扎堆试水小学课后服务 国内课后托管行业加速洗牌

2017-05-16 12:12:00

 

来源:

随着教育部的一纸“意见”,一个原先并不起眼的行业浮出水面。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诸多敏锐的投资方进入学生课后服务行业淘金。

“贝尔安亲创办3年,此前我们只接待过几家投资机构,但今年3月份至今,已接待了几十家主动找过来的机构。”日前,国内课后托育品牌贝尔安亲的创始人赵静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中小学课后服务市场已经成为当前创投市场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赵静芳频频接待投资机构的同时,一些新的学生课后服务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并加速扩张。去年4月,熊猫儿童大学获得蔡文胜600万元天使投资;去年5月,袋鼠麻麻获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400万元天使投资;去年9月,乐思塾获得6600万元B轮投资;2016年11月,可爱学宣布完成由章子怡领投的B轮融资;今年初,书香源签署了千万元级投资协议,并对外公布计划三年后上市。

此起彼伏资本介入的背后,是正在逐步规范化的课后服务市场。“这个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至少有百亿元。”首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辛福涛估算,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如今,二孩政策已放开,这一刚需的市场空间很大,因此吸引了资金方的重点关注。

行业扩张速度加快

学生课后服务市场由来已久,在此前的市场中,最开始以学校老师在家开设课后和寒暑假的“补课”为形式而存在,新千年后家庭作坊式的“小饭桌”普遍涌现。直到2010年以后,以贝尔安亲为代表的少数几家专业托育企业出现,该市场开始向专业化过渡,从业人员中也开始出现专业托育老师。但从整体上来看,该市场准入门槛仍然不高,行业仍然处于小、散局面。

真正启动市场规范化的是教育部的一纸文件。

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并明确提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实施方式。这一《指导意见》首度将学生放学后的时间所参与的托管、培训等所有事宜客观归纳为课后服务市场。

这一市场是一个引起社会共鸣、化解社会难题的刚需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国在校小学生有9692.2万名,而诸多上班家庭若无老人或保姆协助带小孩,普遍面临下班时间与接送管小孩时间冲突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从2013年到2015年,全国小学数量减少了4.1万家,但小学生人数反而增加了332万人。”赵静芳说,这说明农村小学大规模关闭,而城市小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城市小学密度在增长,其中的课后托管市场需求更加明显。

在赵静芳的估算中,课后服务市场容量远远不止百亿。“按照全国4000万城镇小学生,每个家庭每年给孩子的课后托管和课后培训等费用1万元计算,这个市场保守估计约有4000亿元。”

在该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儿童托管供应商BFAM公司已于199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被贝恩资本私有化后于2013年重新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总市值约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0亿元。其932个托管中心覆盖美国、英国、荷兰、印度、加拿大等42个国家和地区。

与之相比,中国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还尚未成长出与市场体量相匹配的企业。为抢抓这一刚需市场,各类专业的托育机构开始涌现。

2013年成立于长沙的湖南贝尔安亲云教育有限公司(文中简称“贝尔安亲”)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为小学生提供生活照顾、作业督导、习惯养成、兴趣培养、课外活动等全方位的专业课后服务,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课后服务企业。

自2014年底公司启动加盟以来,截至2017年4月,贝尔安亲已在广州、深圳、西安、厦门、石家庄、昆明、兰州、济南等地成立8家分公司,在全国80多个城市发展400余家校区,在职师资队伍约3000人,在托学生30000余名,赵静芳的规划是,在未来3年内达到1500家门店的规模。

贝尔安亲的扩张过程是近几年专业托育机构发展的一个缩影。除贝尔安亲外,可爱学、熊猫大学等机构的门店规模也在高速扩张。通过规模效应抢占市场,成为当前国内课后服务行业的一个新通道。

行业加速洗牌

在中高端企业加速规模扩张的同时,一些私人“小饭桌”机构的非规范化、非标准化和非品质化方面正在遭遇考验,国内课后托管行业加速洗牌。

“当前的行业现状是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师资力量和市场管理等方面都急需规范,整个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辛福涛认为,行业的规范化处于萌芽状态,并正在跨入上升期。

而教育部《指导意见》出台后,行业可能出现M型塌陷的格局,赵静芳认为:“家长的选择将向校内基本托管和中高端品牌倾斜,中间零散的小型托育机构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据中国学后托管教育联盟2015年抽样调查统计,全国城市少儿学后托管中心数量最少在30万家以上。这30万家中绝大部分为低端且不具备合法资质的私人机构,资质齐全的中高端课后服务企业仅有寥寥几家。开始尝试中高端品牌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企业中,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以新东方“百学汇”为代表的巨头自营连锁、以贝尔安亲为代表的品牌加盟连锁、以万科“V-learn”为代表的地产教育综合体为代表。

“这种局面下必须会加速洗牌。”武汉一家专业从事托育市场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未来洗牌的格局中,具备一定教学体系、具备强大师资力量的中高端市场占比会逐步提高,而部分竞争力不强的小散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被逐步挤压。

洗牌过程中,当前的行业仍然存在诸多痛点。

“教师的年流动性高达300%,这是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痛点。”赵静芳坦言,当前托育机构中的托育老师大都为一些年轻女性,但“90后”大学女生很少愿意长期从事外界看上去“像保姆”的托育工作。比如,根据贝尔安亲的标准,老师需要受孩子喜欢、具备教学专业素养、一定的亲和力、表达沟通能力、有责任心和有爱心,而能达到这类标准的人才,在其他市场上也很抢手,因此存在很大的流动性,这也是当前托育行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也并非无解。赵静芳的经验是,要建立起标准化的课后服务师资培养体系,并提前搭建强有力的内部上升渠道。

行业面临的另一个痛点则是缺乏标准化导致无法规模化扩张,而盈利能力不强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有钱或有资源就能做好的行业。”赵静芳指出,此前,市场上不乏资金实力强大或教育资源强大的进入者,但最终铩羽而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托育是一项极为繁琐的服务,这个领域需要一定程度的经验积淀,即拥有对服务质量细节反复打磨的经验和对一线教师培养磨合的经验。

如何解决这些痛点?商业模式的设计很关键。而这也成为诸多行业企业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赵静芳解释说,以贝尔安亲为例,学生托管服务是首要基础,在托管业务基本覆盖了门店的所有开销和成本后,其他拓展业务便成为了每个门店的净利润。“每个门店将托管业务作为基础业务,毛利率约在25%左右。”

在自我研发培训课程、营队活动外,导入丰富多样的第三方产品进入大平台,“就近”解决孩子培训、活动乃至商品消费的需求。“你可以想象成它是教育界的7-11,家门口的精品教育超市。”赵静芳说,更多的产品嫁接到这个平台后,平台价值放大,会有更多的盈利空间,而这也是新的竞争格局下,课后服务市场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的创新点。

赵静芳透露,在贝尔安亲内部,遍布全国的门店体系被称为“地网”,链接家庭后所输送的教育资源被称为“天网”。双网结合,从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课后教育市场——更便捷、更低成本地把优秀教育资源输送到每个城市小学生家庭的门口。

此外,贝尔安亲还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裂变型的创业平台。“每个超市里都需要玲琅满目的商品,假如你变魔术变得好或是口琴吹得好,都可以在门店开设小班,效果好的话借由贝尔安亲大平台向全国推广。”赵静芳说,这也让富有创造力的老师能在大平台中裂变,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