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7)》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阚枫)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20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6年,中国职务犯罪的增量明显下降,职务犯罪多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涉农惠民领域、国企管理领域等。
这份报告名为《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7)》,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编撰,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以中国法治发展为主题的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专章研究了2016年中国犯罪态势的总体情况。
报告称,2016年,中国的犯罪态势总体情况较2015年有所缓解,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成效明显,非法集资类犯罪、电信网络犯罪受到严厉打击和有效控制,传统暴力犯罪继续呈下降态势,但是危害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仍然十分突出,毒品犯罪继续处于高位。
此外,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职务犯罪的增量在明显下降。报告分析,2015年11月1日生效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定罪及量刑作了重大调整,两高于2016年4月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贪污罪、受贿罪起点数额提高到三万元,明确贪污罪、受贿罪死刑、死缓及终身监禁的适用原则等。
报告称,由于该司法解释大幅度提高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定罪数额,全国新增的职务犯罪数量同比普遍下降,但由于职务犯罪的存量较大,一些地区的职务犯罪仍然很严重。
根据最高检网站的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松苗介绍,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35397件47650人,立案人数同比下降12.2%。但是立案人数的下降并不代表检察机关办案力度的减弱。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立案标准发生了变化。
他介绍,根据两高司法解释将贪污罪、受贿罪数额较大的起刑点由5000元上调至3万元。而过去3万元以下的案件占到反贪办案总量的20%左右。因此,可以说去年职务犯罪立案数的波动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就职务犯罪的审判来说,上述法治蓝皮书显示,2016年,新增立案侦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20余人,与2015年的40人相比下降了50%。但是,2016年是大案要案审判最密集的一年,全国共有35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接受审判获刑,且无一例外全部被指受贿。
对于职务犯罪涉及的领域,这份报告分析,2016年中国职务犯罪的重点领域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涉农惠民领域、国企管理领域、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管领域等。
报告举例,在工程建设领域方面,除物资采购、资金拨付、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外,项目的立项审批、土地出让、征地补偿、移民拆迁等也都是滋生贪污贿赂犯罪的高风险点。
除了在国内的反腐情况,报告还特别提到了2016年中国在境外追逃追赃方面的成绩。报告同时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打击腐败犯罪,需要进一步严密刑事法网,完善刑事立法,加强国际合作,对腐败犯罪形成国际国内、全面立体的包围态势,建立有效的防范、监督和惩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