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钢结构产业低端产能多 行业集中度亟须提高

2017-02-19 13:04:00

 

来源:

钢结构建筑承担着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钢铁行业去产能双重使命。但目前我国钢结构产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低端产能过多,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

去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中国钢结构行业“十三五”规划指出,力争到2020年钢结构用钢量由目前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占建筑用钢比重超过25%。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18日在“2017年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钢结构产业规模大,有资质施工企业超过3000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产值约5000亿,部分地区已实现产业城。但钢结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低端产能过多。钢结构企业恶性竞争比较激烈,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

周绪红建议,要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淘汰技术力量薄弱、环保意识差的小企业,加快培育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培育部品部件产业链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仍担当经济发展重任,素有“绿色建筑”之称的钢结构建筑渐成趋势,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节能环保有重要意义。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钢结构正在逐步实现“走出去”。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集成建筑的所有构件采用工厂制作,施工现场拼装,除了强度高、易加工、抗震性好外,还具有可拆卸和回收、粉尘与垃圾少等环保节能优点。此外,室内装饰工程如门窗、卫生洁具、厨房用品也可以全部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解决了人工装修造成的后期隐患。

与此同时,钢结构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周绪红表示,我国钢结构住宅主体结构体系非常成熟,但是围护体系相对落后,影响消费者居住体验。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链中前端的产品开发与下游的材料、产品销售等与设计、生产、建造存在脱节的现象。虽然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的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但高层钢结构的行业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完整。

此外,在钢结构桥梁方面,已暴露出钢材用量偏大、造价偏高、现场焊缝量偏多、连接构造复杂、现场施工难度偏大、施工维护费用偏高、耐久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亟需突破制约我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的机制体制与关键技术难题。

对此,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应建立国家层面推广钢结构及组合结构桥梁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标准化钢结构及组合结构桥梁体系并建立认证制度,健全桥梁结构方案的论证决策机制,加紧推进“设计-施工-维护”一体化总承包,加强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桥梁技术的原始创新,建立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转化应用的激励保障机制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和国家政策有力扶持下,未来5年我国钢结构产业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2016年7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16〕115号),决定推进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

同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除了国家层面的定调推广,北京、安徽等地方政府近期来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浙江省去年底发文要求在工业建筑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广泛应用钢结构,并明确自2017年1月1日起,杭州市、宁波市和绍兴市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项目需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到2020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第一财经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由中国钢结构协会联合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发起成立“中国钢结构发展基金”,重点奖励和资助对我国钢结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团队,特别是设计人员、科研人员、高校师生、钢结构大师以及钢结构工匠等,促进钢结构持续人才队伍的建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