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新股陷足光伏泥潭被迫转型至纯洁净上市前景蒙上雾霾
成就了至纯洁净高速成长的光伏产业,在经历行业反转后,成为反噬公司利润的梦魇,直到上市也未摆脱
冲击创业板的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至纯洁净”,603690.SH)终于在2017年如愿发行。但是,公司曾涉足的光伏产业成为拖累,引发众多投资者担忧。而且公司自2013年以来营收及净利润逐年下滑,在此情况下,上市前景也让投资者看不清。《投资者报》记者近日联系公司询问相关问题,有关人士给出一些简单答复。
成败皆光伏
至纯洁净主要为电子、生物医药及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企业提供高纯工艺系统解决方案。据公司招股书称,公司业务领域为新兴产业,没有其他同业公司作为参照物。但至纯洁净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展示出新兴产业该有的迅猛势头。2013年至2015年,公司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5.2%、-0.2%、2.8%,净利润分别为2494万元、2626万元、1769万元、增长率分别为4.1%、0.7%,2015年甚至大幅下滑32.5%。
究其原因,这与公司曾投资的光伏产业带来的“副作用”有很大关系。
2011年,至纯洁净正追逐被热捧当时很火的光伏产业,营业收入也主要集中在光伏领域,占总收入比重一度达到84%。由于当时光伏行业投资需求旺盛,公司取得了突破性增长,当年营业收入增长91%,净利润增长62%。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一度火爆的光伏产业成就了至纯洁净的高速成长,但随着光伏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产业危机,至纯洁净的业绩也开始急转直下。
随着2011年一季度后光伏行业陆续遭遇“补贴政策调整”、“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光伏产业深受打击,表现为光伏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下降、资金紧张,至纯洁净也未能幸免。虽然其主动调整了客户重心,但业绩仍然在2012年出现大逆转,营业收入下降1.8%,净利润下降30%。
即使公司在2012年开始调整客户中心,但是这一“苦果”到现在还一直影响着至纯洁净。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坏账计提飙升,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分别达到1.61亿元、1.69亿元、1.85亿元和2.2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为38%、40%、37%、42%。坏账计提分别为2751万元、3527万元、4903万元、4901万元。至纯洁净一直背着这些占资产比重高达40%的“大包袱”,难免对其未来发展造成很大“拖累”。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账款收回的可能性非常小,欠款的客户很多都处于破产或停业状态。比如昔日光伏巨头赛维LDK在2011年曾是至纯洁净的第一大客户,当年赛维LDK亏损了6亿美元,2012年又亏损10亿美元,如今处在破产边缘。前5家欠款客户中的另外3家也均为停产的光伏企业。
对此,至纯洁净在回复采访时坦言,“虽然国家出台一些光伏产业补助措施,但是光伏企业全面复苏尚需时日,其资金紧张局面也可能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未来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将给公司造成重大坏账损失,甚至出现业绩下降超50%。”
存货高居不下
在光伏产业遭受“重创”之后,至纯洁净开始调整业务领域。2013年开始,至纯洁净医药类客户收入贡献大幅增长,2015年医药及医药设备收入达9千万左右,占当年总营收比重近50%。而光伏类客户收入贡献大幅降至8.8%。然而,即使被迫做出调整和转型,但公司的业绩也没有太大起色,2015年净利润还下滑32%。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业务分散于医药、光伏、LED、半导体等下游行业,下游行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和景气度变化会对公司的市场需求、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回款等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导致公司业绩波动。虽然公司业务分散在多个下游行业,但如果未来主要下游行业出现整体下滑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经营业绩仍将受到直接的负面影响。”
身处下游行业,被动性也相对强了很多,公司的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仍然较高。2013年末至2016年末,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7194万元、5645万元、982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6.6%、23.7%、27.6%。生产产品难以卖出去,业绩自然没有多大起色。
不过对于这些存货,公司还保持着相对乐观的心态,在回复中称“这些存货主要是在手订单所准备的备货或已经开始用于定制生产,且订单的毛利率较高,不存在预计损失。所以,公司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过,仍有很多投资者认为,由于订单的履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存货仍然有减值的可能。而且公司业务为新兴产业,行业数据也非常缺乏,公司披露的信息也没有太大的透明性。
股权集中风险未可知
此外,至纯洁净股权颇为集中。公司控股股东均为蒋渊、陆龙英,二者为母子关系。其中,蒋渊持有公司48.72%的股份,蒋渊的母亲陆龙英持有公司17.86%的股份,同时,陆龙英的侄子陆磊任公司财务总监。
对此,公司回应称:“为防范控制权集中的风险,公司已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及独立董事制度等在内的完整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并在董、监事人员方面也做出相应安排。在股东大会中,公司已经引入了联新投资、维科新业两家专业的投资基金机构,在财务、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监督、管理经验。”
但是,这些措施是否能在公司的具体经营中起到成效,仍需进一步观察。目前,公司刚刚上市,且背负巨额应收账款和潜在的坏账,未来公司业绩能否支撑股价,给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