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十大事件(附名单)
年初4天内2天遭熔断,
熔断机制正式实施4个交易日便告暂停。
在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史上罕见的连续千股跌停后,A股市场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熔断机制。然而,熔断机制并未防止住千股跌停的再现,反而在实施首个交易日就触发熔断,并伴随千股跌停,并且4天内就有2天触发熔断。
今年首个交易日(1月4日)即触发5%、7%两次熔断,下午提前收盘,千股跌停;1月7日再度触发两次熔断,全天交易仅有十几分钟。当日晚上,经证监会批准,三大交易所暂停熔断机制,该制度正式实施4个交易日便宣告夭折。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年初A股暴跌,有诸如人民币贬值、天量解禁压力、注册制推出等因素,但熔断的“磁吸效应”也加剧了市场暴跌。
今年3月,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推出熔断机制时,在征求意见范围内的共识度比较高,但推出以后,客观上造成了助跌的效果,制度运行的结果和推出这项制度的初衷基本背离,因此立即叫停了这个机制。未来几年,可以预见,中国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未来几年中国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证监会换帅,
全面监管成市场新常态。
2016年2月20日,刘士余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成为市场的新常态,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被放到重要位置。
刘士余上任后,注册制暂缓,上交所战新板搁置,市场逐渐走出恐慌,从2638点泥潭逐步走出,市场底部不断抬高。时至年底,基本稳定在3000点以上,最新收盘报收点位为3110.15点。市场走出低谷后,新股IPO近期也进入到每周一发的状态,贫困地区企业绿色通道IPO有序推进。
今年9月份,被认为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发布,遏制短期投机炒壳的市场风气;与此同时,对于IPO造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欣泰电气(300372)成为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第一股;博元投资也因重大信披违规遭强制退市。
年末,部分险资在A股市场动作频频,短炒“割韭菜”,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斗争致使管理层集体出走等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刘士余严词批判部分资金“兴风作浪”。
近日,证监会再度严词警告资管行业从业人员不要以身试法。据悉,证监会近期会同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防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这是证监会继部署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市场操纵违法专项执法行动后,开展的第四批专项执法行动。
万科股权之争结局渐趋明朗,
现实意义重大。
股权分散的万科从2015年开始受到险资关注。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的前海人寿第一次举牌(持股达到5%)万科,拉开万科股权争夺战序幕。随后宝能系在短时间内4次举牌及收购万科股票,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同年12月7日,同样是保险资金代表的安邦也动用上百亿元资金举牌万科,持有比例约5%。以董事局主席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为了捍卫对公司的控制权,于2015年12月18日停牌筹划资产重组。停牌前,宝能系增持万科股票至24.29%,安邦也增持至6.18%。
2016年6月,停牌大半年的万科公布重组预案:拟引入深圳地铁集团投资,若增发成功,深圳地铁将获得万科20.65%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但华润与宝能均发布公告声明反对万科重组预案,宝能系更是提案罢免万科王石、郁亮等12名董事,遭到万科董事会否决,多方陷入僵持。
2016年7月,万科A股票复牌,股价连续大跌,市场开始担心宝能的杠杆资金是否面临平仓风险,出人意料的是,恒大不断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万科A股,一跃成为万科第三大股东。而宝能系也在7月进行第五次举牌,以25.4%的持股比例稳居万科第一大股东;原第一大股东华润则以15.31%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公司管理层、宝能、华润、恒大等混战愈演愈烈,万科的股价也越来越高。
进入12月后,随着监管部门对险资监管的加强,万科股权之争正迎来新的变化:恒大总裁夏海钧明确表示,恒大无意也不会成为万科的控股股东;宝能系则被指正在谋求退出;万科A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终止与深圳地铁集团重大资产重组。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