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三问:交易机制像赌博 广东民企售电有无活路?

2016-12-05 16:36:00

 

来源:

广东作为售电侧改革先行先试的地区,堪称全国售电侧改革的样板。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首家民企参与售电交易开始至9月,累计已经有30家民营企业参与交易并从市场购得电量。与此同时,列入广东省经信委售电公司目录的企业数从最初的13家增加到10月底的210家,民营企业占80%以上。

但交易电量平均价差由3月的-125.55厘/千瓦时,降低至平均价差-37.42厘/千瓦时。也就是说,售电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售电企业与用户的签订合同价格与集中竞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售电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的尴尬局面。而民企售电企业相对于国企售电企业来说,除了不具备部分国企售电企业拥有发电厂优势资源外,在融资等方面也处于劣势,前景堪忧。

焦点是交易机制。今年以来,广东月度市场交易电量采用集中竞价即价差返还交易规则。基本模式是通过发电企业作为卖方和售电企业作为买方,双方每月在交易日独立报价,最终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按照报价进行撮合成交,类似于股票、期货等大宗交易。

但动辄千万千瓦时的成交量,一分钱的报价差距,都能产生10万元甚至以上的价差。若买方要获得更多利润就须报低价获取更大价差,卖方则会选择更高的价格优先成交,导致报低价者存在无法成交的风险。而且由于交易机制建立不久,报价缺乏历史数据支撑,使买卖双方报价主观性较强,市场风险较大。

某民营售电公司负责人说:“这就像赌博,每个月赌一次,让人心惊肉跳。”他因报价0.1厘元之差该公司8月电量未能成交,最终付出较大代价用于赔偿已签约用户。

10月底,广东经信委召开会议宣贯《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基本规则(试行)》,计划从2017年开始实施,最大变化是交易采用“统一出清”机制。“统一出清”机制,简单说就是以买卖双方报价最接近的一组价格为基准,最终形成整个市场参与方的统一交易价格。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相关人士介绍,统一出清价格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商品市场通行做法,即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这一模式还会给售电企业带来新机遇。

但部分民企售电企业对“统一出清”机制持反对态度。广东某售电企业负责人表示,既然成交价格都一样,大用户无须专业售电公司代理,直接去交易可以同样的价格拿到所需电量。这样就会使售电公司变得可有可无,失去存在的价值。

在广东率先提出“统一出清”机制的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表示,旧机制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最终摸索可形成报价策略。新规则适用于理想化市场,新兴的电力市场显然不是。新规则的整个市场价格取决于最接近的一对报价,风险可能更大,让售电企业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更似一种赌博。近日,陈皓勇正通过仿真实验来确认新旧机制哪种更为科学。

除争议颇大的“统一出清”交易机制外,《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基本规则(试行)》还提出对购买方采取月结月清的方式,结算偏差电量并进行考核。售电公司通过代理客户电量入场交易,考核对象即为售电公司。

简言之,就是要求售电公司准确预测所代理用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多用或少用都将进行处罚。

陈皓勇表示,这一机制对于用户量较多的售电公司来说,可通过不同用户之间平抑,缩小偏差。而对于用户量相对较少的民营售电公司来说,近乎苛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非但没赚到钱,反而巨亏。电力的特性决定交易必须有偏差考核机制,但初期应对允许的偏差放宽一点,处罚力度小一点,而处罚不是目的,处罚所得应该建立平衡机制,用来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

部分广东售电企业负责人表示,“统一出清”和严格偏差考核已经让他们对2017年的市场不抱希望。一旦民企不参与售电,则意味着退回大用户直接交易时代,广东售电侧改革或将重回起点。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内部人士表示,售电市场的现状决定了售电公司确实是多余,但改革是在培养售电公司作为电力市场主体,已释放了红利并让企业得到了实惠。现在要建立新的市场规则,部分企业可能赚钱少了,就说改革倒退,不可取。在参考欧美国家售电经验的基础上,未来售电市场将形成80%到90%为长期协议,10%到20%为月度集中竞价交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