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去产能”有望成功
“去产能”作为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之首,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目前在钢铁、煤炭行业进展顺利,而包括水泥在内的其他重点行业这一年似乎没有太多亮点。截止到11月底,中国钢铁行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45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煤炭行业至9月底已完成了全年“去产能”计划的80%,提前完成2016年的目标没有悬念。而在水泥行业,数据显示今年水泥产量持续同比增长,有评论以此认为“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但在这份看似对比强烈的成绩单后面,却有一个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中国钢铁、煤炭行业在今后的“去产能”工作中将面对更大挑战而由于水泥行业的产品特性和“去产能”可能的路径选择,也许更有希望取得成功。
先看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未来可能面对的挑战。
首先,2016年这些行业“去产能”的实际成果,也许没有数据体现的那么乐观。根据财新10月22日的报道,在24个省、市宣布的炼铁和炼钢去产能目标中,“长期停产或闲置产能占比超过一半”。其中,14个省压缩的炼钢产能全部为停产时间已经超过一年的“无效产能”。这些实际已经退出的产能都被计入了2016年的完成情况,而随着这部分产能的退出,以及2017年去产能目标的进一步提高,按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的话说,“明年去产能的难度将大大高于今年”。
其次,2016年钢铁、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是在巨额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下完成的。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000亿元奖补资金专门用于这两个行业的去产能,而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目前没有这部分资金的支持。换而言之,对去产能效果的评价不应仅仅依据取得的成绩,还需要考虑付出的成本。
除此以外,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将要遇到的挑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下一步不管依靠行政指令还是市场竞争,其都会遇到一些巨大的困难。依靠行政手段,由政府甄别、判定落后产能,被认为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一旦遇到市场的偶尔回暖,去产能又容易遭到企业的抵触。比如在煤炭行业,作为去产能的措施之一,政府年初规定今年起煤炭企业“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仅此一项,理论上中国的煤炭产能就削减了16%。而到11月份,由于国内煤炭供应紧张,政府又不得不放松这一限制。在钢铁行业,有行内人士认为,很多不符合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落后小企业和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虽然理论上是最应首先被清理的产能,但是由于不在官方统计范围内,反而没有被列入“去产能”的计划。
而完全通过市场竞争去产能,也未必能达到如市场学派所期望的理想效果。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对环保、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利用市场倒逼,促使成本高、竞争力弱的企业首先退出市场。先不说在中国目前条件下,能否保证持续、全覆盖的政策法律监管,根据西方国家产能过剩行业的有关研究,在自由竞争环境下,产能过剩行业内企业间的博弈行为也可能带来几个负面影响。
首先,在市场前景不明的状态下,没有企业愿意首先削减产能,为竞争对手拱手让出市场。因此尽管经营困难,行业内也可能形成长期的僵持状态。在市场持续看淡的情况下,经济学模型显示,由于维持市场份额的实际成本和退出市场后再投资的机会成本的不同,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可能比小企业更先削减产能。由于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通常高于中小企业,这又将导致全行业生产效率的下降,与“去产能”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此外,经营者的行为惯性,对个人职业前途和企业声誉的顾虑,以及对自身企业和竞争对手的错误预期等,都会影响通过市场竞争去产能的实际效果。
文章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文章作者: 谭浩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