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增添动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而且,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由弱转稳的信号已经比较明确。而中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会议还明确提出,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的背景下,作为当今位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在有效供给产业集群中扮演着“龙头老大”的重要角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回顾今年年初,我国制造业面临重重困境,其中最突出有两个方面:一是今年1月PMI制造业指数创40个月新低;二是产能过剩成了规模巨大的“中国制造”的一大硬伤。其中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行业都暴露出产能过剩的疾患。可以说,产能过剩已经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高库存的情况下,企业仍然要把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应收账款大增,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这都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基于当时的制造业状况,一些专家学者们表现出对中国经济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如今已时值年底,中国制造业的表现足以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走势喜人。从11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4%和50.1%,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2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4%,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降幅有所加大。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而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采购量指数提高,正表明企业补充库存活动趋于增加。更重要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汽车制造业增长15.0%、工业机器人增长29.1%、新能源汽车增长101.7%、智能手机增长13.8%、集成电路增长19.7%、核能发电量增长22.4%、风力发电量增长15.9%、太阳能发电量增长32.2%。从经济中观、微观层面看,机器人、医药、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等一个个代表新经济的板块出现“两位数”的增长。新经济板块代表现代制造业发展活跃度,能够助推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成长和指数结构优化。
我们再从PMI与PPI的关系看,PMI与PPI都是反映一国经济好坏的指标。经济情况好,两个指标则走强,经济不好,指标走弱。近几个月来,伴随着PMI的不断走好,PPI也由负转正,而且继续上扬。那么,随着PPI的不断上扬,PPI效应也会很快往下游的CPI传递,从而导致CPI上升。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是要担心中国通缩反而要警惕通胀问题了。
综合研判,目前中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的底气也是基于此,今年GDP实现6.5%的增长率已确定无疑。
下一步,我们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继续坚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发展尽快实现动力转换、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要下大力气调结构,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解决“四基”瓶颈,突破重大短板装备,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下大力气抓创新,大力推进技术、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创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全环节创新,上下游全产业链创新。推动制造业企业向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转变,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崇制造服务业新理念,将制造与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向。而推崇制造服务业,就是要采取轻资产模式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一边是研发,一边是销售和品牌营销,研发应整合国际先进资源,销售同样也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如此才能够集中精力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此外,还需积极支持内陆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引导制造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还要下大力气促融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协同研发、服务转型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制造业与金融的相互融合,加快制造业产业金融发展,推动制造业产融合作。特别是当前,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要充分借助组织申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大好机遇,面对产融结合的广阔市场,进一步加强联系,积累产融合作成果经验。根据城市功能、发展阶段和产业特色,构建制造业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形成可总结、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城市产融合作提供有益借鉴,为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