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国内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五大发电企业如何应对?

2016-11-09 09:51:00

 

来源:

随着摩洛哥气候大会即将召开、《巴黎协定》的生效,国内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电力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定局。

电力因具有特性相对统一、数据基础良好、碳排放量大且集中、易于计量和检测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碳交易行业试点的首选。从2006年开始至今,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亿吨,有效缓解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

目前,约有七个省份开启了碳市场试点,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湖北七个碳市场试点中,共有3家电网企业和155家发电企业纳入。发电企业中,广东85家(含新建项目)、湖北24家、天津17家、上海14家、深圳8家、北京7家;电网企业中,北京2家,深圳1家。

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看来,建立碳市场为电力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碳排放成为了稀缺资源,成本的上升会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发电企业对先行的发电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以降低减排约束造成的影响。而清洁能源因具有碳排量低的先天优势,将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供给者。

事实上,以华能、华电为代表的“五大电力”早已率先布局。积极应对碳约束成为发电集团的战略选择。华能早在CDM时期就参与到了碳市场中,并于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公司,即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从试点碳市场入手,并做出多项改进。早在2014年,华能集团公司已经下文要求在全系统,整个华能非试点地区之内将近的100家火电厂内,全面开展碳排查工作,费用由电厂自己承担。而这项工作也为明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提前摸清底数,做好准备工作。

前不久,华电集团碳盘查总结会悄然举行。华电副总经理邓建玲指出: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应加强并兼顾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配额管理,认真梳理自愿减排项目资源,布局好CCER项目碳资产,确保集团公司实现项目备案年度目标。

中电联副理事长王志轩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能源的电力化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现在天然气缺乏且价格仍然居高的现实,决定了要实现在合理成本下的碳减排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之间以碳减排为纽带的关系。从市场经济和国际经验来看,采用碳交易的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然而,碳市场现在发展仍然较为初级,目前碳市场的稀缺性完全是由政府设计,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政府拥有很多调控手段来调控政策,但政策连续性不是非常好。这是捕捉市场趋势相对分析的难点之一。

不同地区的核算方法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以国家发改委稍早前发布的《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为基准来看,七个碳交易试点制度规则大体相同,但不同地区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核算范围并不一致。

在深圳,要考虑电力企业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在上海,仅将固定源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纳入到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内。在北京,则将固定源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纳入到核算范围内。而在广东,仅仅考虑直接排放。

当前,我国尚未针对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行业出台明确的配额分配方案,仍处于配额试分配及收集建议阶段。预计在未来,随着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相应改革方案将会更加细化。此外,由于采用技术手段进一步降碳的空间有限,更大的降碳空间或将依赖于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的提高。但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碳市场无疑倒逼了企业转型升级。如何应对碳市场来临,已经成为发电企业当务之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