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难为“无米炊”节前行情难有起色
上证综指虽然获得半年线支撑而出现企稳走势,但周三的量能创下了近四个月新低,可见当前行情也仅仅是维系了弱平衡状态。在低迷行情的背后,是存量资金的逐步流失,主要表现为重要股东净减持、个人投资者银证转账净流出、两融余额下降和沪股通不进反退。正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意味着节前行情难有起色。
量缩难以维系弱平衡
昨日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缩量,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为1164.37亿元和1888.43亿元,环比进一步缩减,其中沪市更是创下了5月30日之后的阶段地量。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34%,收于2987.86点,深证成指下跌0.09%,收于10467.16点,创业板指下跌0.05%,收于2139.63点,中小板指下跌0.08%,收于6704.23点。
地量与低迷下跌的结合,意味着行情交投情绪十分低迷,国庆节即将来临也使得行情参与度明显下降,热点表现平淡。行业方面,29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仅钢铁、汽车和商贸零售三个行业逆势上涨,涨幅分别为0.55%、0.11%和0.06%。概念方面,军民融合、西藏振兴、举牌和锂电池板块均上涨超过0.3%,而在线旅游、PPP指数、PM2.5、装饰园林和尤其改革板块跌幅均超过1%。
分析人士指出,量能不足,主要系市场强势热点缺失、存量资金情绪低迷所致,距离国庆节仅剩余两个交易日,行情暂难发生明显变动,部分题材有所表现,但更多的机会需要等到国庆节之后。
国开证券直言,当前为“鸡肋行情”。其认为,小长假过后,受海外市场走强及美联储维持利率消息影响,市场温和反弹,但指数尚未完全填补跳空缺口,投资者仓位回补意愿不强。近期海外市场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及鸽派重新发声的因素影响下强力反弹,但上行动力逐渐趋缓,而且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渐浓、总统大选影响较大、全球流动性宽松前景或有变化,资本市场继续走牛难度加大。
存量资金持续流失
在低迷行情的背后,是存量资金的逐步流失,主要表现为重要股东净减持、个人投资者银证转账净流出、两融余额下降和沪股通不进反退。
首先,9月重要股东净减持额度显著提升。7月和8月中报窗口期过后,9月大股东减持行为重新进入活跃期,9月以来合计净减持额度已经接近250亿元,仅次于“解禁大月”6月份,位居今年以来次高点。
其次,两融余额持续下降。自9月12日至9月27日,短短九个交易日两融余额就下降了百亿元,从9000亿元上方跌落,逼近8900亿元整数关口。
再次,沪股通呈现出连续净流出格局。据统计,9月9日以来的12个交易日中,仅有2日呈现出净买入格局,其余交易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净流出,可见沪股通资金撤离迹象明显。
此外,长江证券统计显示,9月23日当周,个人投资者银证转账净流出425亿元,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增加34亿元,故常作为反向指标,个人投资者资金减持459亿元。
上述诸多数据从各个角度凸显出存量资金流失的现状,市场中每一次的反弹,似乎都成为资金出逃的契机,使得行情越走越弱。光大证券预计资金面会出现“节前冷、节后温”的情况。从市场资金面的前瞻变化来看,已经出现了部分指标边际改善甚至变向扭转的情况,例如上周房地产行业在周二果断举起了日内反弹的大旗。对比历年“十一”黄金周前后市场行事,节前缩量萎靡,节后量价回温十之有九,十月超低解禁压力前市场尽是策马由缰的投资机会。目前高送转板块已开始悸动,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超预期,前值也被上修正。顺着这些逻辑,在估值风险基本可控的背景下,价值成长稳健进取属性最为确定,高送转有望成为阶段性主线,价值股和周期股的表现则要倚仗货币放松和财政刺激的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