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引领产业复兴 中医中药将逐渐崛起并为国际所认可
“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如果没人伸出援手,中国这一支优秀的文化结晶,恐怕要从地球上扫地出门。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这是柏杨先生在《投奔中医记》一文中的片段。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治未病”等健康养生观念的深入人心,加上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等,以广誉远、同仁堂等传统老字号凭借自身的历史沉淀以及放眼未来的战略期许,正引领着中医药产业的复兴,中医药将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而是会逐渐崛起并为国际所认可。
中医药作为“国粹”,是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和传承的产业。但是自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中国以来,由于文化的不自信以及中医自身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滞后等问题,关于中医药存废的争论至少出现过五次,即使今天这种“不信任”也依然存在。如今,随着健康需求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出台,在“需求+政策”的大背景下,已被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地位的中医药行业无疑迎来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黄金发展期,而作为中华老字号的药企则注定要肩负起使命,担当起重要角色,其中就包括传承近500年的广誉远。
提到广誉远,你或许不怎么了解它的历史,但一定听说过定坤丹、龟龄集和安宫牛黄丸等传世珍药。作为一家传承了470多年的中医药老字号,广誉远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保密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和三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这对于传统老字号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从2003年东盛集团收购广誉远,到2012年东盛处理完自身债务危机甩掉历史包袱后,广誉远就一直在积极转型,致力于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化的医药公司,并最终率先实现了在传统中药领域的转型,积极布局下一个500年,助力中医药产业复兴。
众所周知,中国的老字号集体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像广誉远这样能从衰落中再次崛起实属不易,这与东盛集团入主后的改革是分不开的。然而,相较于国内大部分老字号的“以产品保品牌”,广誉远更倾向于“以品牌促产品”。一方面,广誉远以文化为引领,以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四大核心产品为载体,全力打造广誉远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线上互联网、线下体验店的新型O2O商务模式,以云端数据建立消费者个人档案,并以产品为载体进行中医药知识及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最终建立以养生文化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模式。
“未来五年,广誉远要成为以中医药文化企业和中医诊疗服务为两翼,以消费金融为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化中国中高端家庭中医健康养生个性化解决方案和高品质产品综合提供商。”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在接受采访是如是说。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广誉远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上游建设珍稀动植物养殖基地、中药饮片基地、中医药文化体验及中医养生度假旅游基地;中游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中医药生产基地;下游建成广誉远国药堂、国医馆,提供文化诊疗服务体验及中医健康养生方案和相应产品。
事实上,对于中医药行业来说向来都是“得原料者得未来”,对于广誉远这样拥有众多名药的老字号更是离不开精品的原料,这也是广誉远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原因之一。据了解,针对上游产业,广誉远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九大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养殖基地,包括吉林的人参种植基地,东北的鹿茸基地,河北麻雀基地,广西穿山甲养殖园,浙江建德的西红花种植基地,山西党参基地,宁夏青海的枸杞基地,安徽、河南的地黄、苁蓉、菟丝子种植基地等,制药所用的药材必须是道地纯正的,比如龟龄集所用的红参就是六年生高丽参之天参,人参皂苷含量达4.5%,高于国家标准20倍。
坚持严苛的制药理念,用最好的药材,最优秀的炮制工艺,制造出疗效确切安全的药品,是广誉远一直在坚守的企业理念。与此同时,打造1000家广誉远国药堂及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100家国医馆,并通过众筹新模式整合资本快速扩张,完善中医药传播渠道、拓宽中医药销售网络,这是广誉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消费者提供良好中医药文化体验和医疗服务体验的伟大探索。再加上“名医名药”工程,通过名中医坐诊的广誉远国医馆,树立“好医好药广誉远,名医名药广誉远”的品牌形象,让“看名医、用好药、治好病”在广誉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而增加老百姓心目中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