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汇率波动增强倒逼银行加快汇率衍生品创新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获悉,8月11日,正值“8.11汇改”一周年之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55,较上前一日大幅上调275个基点,连续三日上调。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汇率也更加具有灵活性,也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难度。”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和个人可通过衍生产品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包括期权、期货和远期外汇交易等。外汇交易的衍生产品很丰富,国际外贸大型企业基本是通过衍生产品来实现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但一直以来由于汇率的波动较小,因此,整个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通过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的理念,同时,正由于汇率波动小,所开发出来的衍生产品的成本比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还要大,因此,企业也没有动力去做。
“随着汇率波动增大,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将会增加,同时,也会倒逼银行去开发更多汇率衍生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基础上,银行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开发成本也会随之降低,整个市场的衍生产品也会更加成熟,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连平认为。
黄志龙认为,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可通过三方面举措来规避汇率风险。首先,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选择汇率相对稳定的国家开展投资。其次,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国内企业在贸易和投资的跨境收付中,应尽可能选择用人民币结算。最后,可利用外汇衍生品等必要的管理汇率风险的市场化工具。如外汇远期合约、外汇期货、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等工具。
“对于境外资产配置需求比较大的家庭来说,应进行多币种投资,分散购买美元、欧元、日元、加元、澳元等国际化货币的资产组合,或者购买采取多币种对冲投资策略的 QDII基金或者未来购买以SDR债券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黄志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