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在今年的货币信贷数据方面,有一个现象早就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就是M2和M1的差距不断扩大。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长11.8%,很巧,5月末M2也是同比增长11.8%,去年6月也是11.8%。我当调统司司长好几年以来,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目前M2总体上是比较平稳的。但是M1从去年10月份开始高速增长,一直增长到现在的24.6%,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7月16日上午,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6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表示。
盛松成解释,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0、M1、M2。M0指流通中的货币,即央行发行的在社会上流通的钞票。M1指M0+单位活期存款。M2指M1+准货币,即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从结构上看,M1的波动主要反映了企业活期资金持有行为的变化。M0仅占M1的很小部分。2016年6月,狭义货币(M1)余额为44.4万亿元,其中只有6.3万亿元左右为流通中的现金(M0)。
M1、M2增速差距扩大
历史上M1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上行。当经济上行,企业的支付结算和投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其活期资金持有,M1会出现快速的增长。从历史数据来看,M1除了提前反映GDP的变化外,M1大约提前半年反映PPI和CPI的变化,M1增速与发电量的增速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盛松成指出,目前的情况恰恰相反,这是我国20年来第一次出现的,引起了他的重视。我国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M1保持高速增长且与M2增速差距逐步扩大。自2015年3月起,M1同比增速从2.9%的低点不断攀升,2015年11月达到15.7%,超过M2增速(13.7%),此后M1和M2同比增速的剪刀差不断扩大。至2016年6月,M1同比增速为24.6%,比上月高0.9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11.8%,与上月持平。
盛松成认为,这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是企业持币待投资。目前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而投资持续低迷,反映出企业没有扩张经营,而是持币观望、谨慎投资,甚至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二是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降低。去年央行多次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息差由去年5月末的1.9%收窄至今年6月的1.15%。息差收窄后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降低,而持有定期存款面临的约束较多,企业更倾向于持有活期存款。
三是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企业积累大量活期存款。今年1-6月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增长42.1%,个人购房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多增1.25万亿元,而同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仅为6.1%。房地产企业沉淀资金较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
四是地方债务置换可能对M1形成扰动。今年以来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较多,部分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资金短暂留存于机关团体账户(主要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账户),导致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增加较多。今年上半年,机关团体活期存款新增6907亿元,同比多增6575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恰恰和历史情况相反,近期M1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是比较大的。
盛松成认为,现在的情形反映出目前企业有流动资金而不进行投资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再增加也依然会被货币需求所吸收,投资却很难再增加。可以说,企业陷入了某种形式、某种程度上的“流动性陷阱”。
盛松成指出,货币政策有效而有限,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第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优势。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调控体系在摆脱危机方面优于西方;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整体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企业税负较重,降税能迅速增加企业利润,有效推动企业生产积极性,要减轻企业税负,营改增也是这个目标。
第二,适当增加政府债务发行,提高财政赤字率。经过测算,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4%-5%,甚至更高水平,由此可以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更好地支持供给侧改革,且不会给我国政府带来较高的偿债风险。
盛松成分析,首先,我国政府债务结构较合理,一是政府债务绝大部分为内债,外债占比很低(2014年我国外债仅占1%,美国43%),二是我国短期债务占比较低(2014年底我国中央政府债务中的短期债务占比为10.1%,而同期美国短期国债和机构债占比达到31.3%)。其次,我国经济和政府收入增长较快,包括较高的经济增长、国有资产雄厚、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多等。
盛松成指出,应该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积极地拉动经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