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油耗改善背后 未达标企业或遭限产停产
中国企业报7月26日报道近日,工信部按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和《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将企业递交的2015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执行情况年度报告进行公示。通过测算,2015年国产和进口车在中国销售车型的生产企业平均油耗为7.04升,优于年度指标7.57升的目标达7个百分点。
“虽然只收录了116家乘用车企业,不过工信部最终公布的2015年平均油耗与上述数据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上述数据显示,虽然国产车型的各系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仍有31家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达标,其中进口车企占据9个席位。
新能源新技术成突破口
不出所料,德系和日系车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油耗表现,外界普遍认为这与技术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不过,相比之下国营自主品牌油耗改善最为明显,从2014年的99%改善到2015年的96%,改善幅度高达3%。
据专家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动力的燃油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低排量T动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引入,很好地平衡了动力与油耗之间的博弈关系。
以广汽集团为例,无论是旗下的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广汽本田,还是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均引入了低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特别是旗下最畅销的SUV车型传祺GS4,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万辆,车型均是T动力,这也对广汽集团产品降低油耗起了关键的作用。
除此之外,按照工信部的统计原则,乘用车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乘用车产品以及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等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车企大量投入新能源车型,一旦计算平均值,燃油车的消耗量必然被新能源车拉低。
我国第一家喊出“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要达到百公里5升”的上汽乘用车,正是凭借这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动力车的双线布局战略。尽管有声音认为上述目标有些激进,但这无疑是降低油耗最有效的途径。
未达标企业或遭限产停产
与研发实力雄厚的主流品牌相比,一些逐渐沦为市场边缘的乘用车企业相对滞后,其燃料消耗量并未达标。比如河北中兴、浙江飞碟、广汽吉奥等品牌。“应该还有一些品牌没有上交数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