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交易“旺季不旺” 汽油批发价格一路走低
在过去十个工作日里,石油供应过剩的基本面重回主导地位,导致欧美原油处于震荡下滑态势。7月21日,成品油调价窗口如期开启,在连续两次搁浅之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迎来年内第二次下调,这也是今年实施新定价机制以来的首次下调。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自7月2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55元和150元。折合升价为93号、92号汽油每升下降0.12元,0号柴油每升下降0.13元,除海南省之外,国内汽油价格将全面重回“5”时代。以50升油箱的私家车为例,加满一箱油将节省5元左右。
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局面未改,美元指数震荡走强,美国原油库存相对高企,诸多利空消息影响下,预计短期内欧美原油或将延续震荡下滑态势。
近期,我国多地爆发强降雨,许多城市进入了“看海模式”。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不止是中国,美国等国亦受到洪水威胁。
受此影响,成品油交易“旺季不旺”,汽油批发价格一路走低。截至7月18日,主营汽油批发均价已跌至5744元/吨,为十年来最低点,这一价格甚至低于年初国际原油跌破30美元/桶之时主营汽油批发均价。
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难改变
自今年2月起,冻产预期、石油工人罢工、恐怖袭击等诸多意外事件频频发生,一路为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将油价推向50美元/桶大关。
不过,从本计价周期开始的7月8日至今,市场意识到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并未改变,而且短期内很难转变。
美国方面,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钻井平台数量再增6口,增至357口,这已经是过去7周里该数据第六次录得上涨,也是连续第三周上涨,三周累计增加了27口之多。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本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增加了91.1万桶,增幅远高于平均区间的高端。此外,EIA发布的阅读展望报告下调了美国原油需求增长预估,由之前的日增加22万桶降至16万桶。
记者注意到,受英国“脱欧”公投影响,全球经济也难以为原油价格提供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周二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均下调0.1个百分点,目前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与去年持平,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预期还是一如既往的乐观。其在7月12日发布的报告判断,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15万桶/日,这一数字将高于目前的产量,这意味着石油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受乐观预期和产量政策的双重支持,OPEC在6月的日产量增加至3286万桶,比此前增加了26.4万桶,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沙特阿拉伯。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显然已经放弃了与OPEC协调产量的想法,其能源部部长诺瓦克在周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早期试图与OPEC维持产量水平失败后,俄罗斯将不讨论与OPEC协调产量问题。
2015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创下5.34亿吨的30年高点,而据诺瓦克预计,今年俄罗斯原油产量会在5.42亿至5.44亿吨。
专家:下一周期成品油或继续下调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我国汽、柴油价格已经历14轮调价周期,其中,2次下调,4次上调,2次搁浅,6次因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而不作调整。
在需求侧,天气今年也格外不帮忙。7月向来被视为是夏季美国民众驾车出游的高峰期,然而自上月底开始,美国多地遭遇暴雨,得克萨斯州遭到严重的洪水袭击。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各地汛期严重冲击了成品油市场,成品油需求在传统旺季表现出疲软的态势。
我国的情况也相似,国内多个地区的强降雨天气不断对成品油需求形成打压。北油所分析师介绍,近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持续清淡,成品油价格也仍将以稳中下滑为主。
分析师对记者进一步分析表示,在诸多利空消息影响下,预计下一周期内欧美原油或将延续震荡下滑态势,拖累变化率处于负值内震荡下探。因此,预计下个周期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出现再次下调将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零售价的下跌幅度仍然赶不上批发价。国内“三桶油”汽柴油批发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截至2016年7月18日,主营汽油批发均价已跌至5744元/吨,为十年来最低点,这一价格甚至低于年初国际原油跌破30美元/桶之时主营汽油批发均价。彼时,尚能维持在6000元/吨上下。
批发价的大幅下滑导致成品油“批零价差”持续扩大。据隆众石化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21日,国内主营汽油批零价差平均在2100元/吨左右,较上次调价时增加400元/吨左右;柴油批零价差普遍在1650元/吨,较上次调价时增加20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