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实名制仍有“漏洞”可钻 微信回应称积极配合监管
7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实名制正式实施。然而时间已过去半个多月,有媒体报道,未经过实名认证的微信账户仍可以正常转账、发红包。对此,微信表示,微信支付充分尊重并执行央行相关法规,积极配合监管推动实名认证。
有媒体报道,用户使用没有进行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注册了一个非实名认证微信号,并通过其他实名账户先后向其转账、发红包后,这些转账、红包里的钱款都可以直接接收。
法晚记者也进行了尝试。记者使用未实名认证的手机号注册了一个微信号(标记N),同时没有绑定任何银行卡,也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及其他身份信息。
随后记者使用一个已完成认证的微信号(标记R)向N账户转账了1001元,该账户界面未出现任何需认证提示,顺利存入微信零钱中。之后,记者再通过N账号向R账号转账1001元,同样也很顺利完成。
据了解,在央行下发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支付账户至少应通过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而尝试的N账号仅通过手机验证,“勉强”算是Ⅰ类账户,其累计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但从记者的尝试看,已超过这一额度,并且成功。
不过,在10分钟后,当记者再度向N账号转账时,屏幕上弹出一个窗口:“根据国家法规对支付服务实名制的要求,对方需要进行身份信息完善,才能继续收款。请提醒对方尽早完成实名认证。”但是,N账号向外转账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也可以在微信钱包中进行手机充值。
说法
实名制认证
落实仍需时间
今早,微信给出官方回复称,实名认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支付安全,这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发展阶段,微信支付充分尊重并执行央行相关法规,积极配合监管推动实名认证。
经济学家余丰慧认为,实名制的落实是长期工作,需要公安、司法、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合作,“规定的出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将来的落实中,需要有关部门和平台共同努力,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