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回应太阳能造车三大疑问:正在申请资质 3年实现量产
当互联网大佬纷纷进入汽车市场,高喊要以“互联网”颠覆汽车业,甚至标榜“未来汽车80%功能跟交通无关”之时,同样垂涎汽车市场的前首富李河君,却竖起了“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旗帜,似乎与潮流格格不入。
暂且不论“互联网汽车”、“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谁的创新更高端,更有价值。毕竟,互联网大佬和李河君都根据自身所擅长的,作为切入汽车市场的突破口;其次“互联网汽车”、“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也都代表着公允的未来汽车两大发展方向,即智能化与电动化。一场新能源及汽车革命或由此掀起。
不过,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的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如今人们所看到的,装载了在线音乐和精准导航等功能的所谓“互联网汽车”,至多算得上智能汽车的雏形;而如果“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真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令电动车摆脱电桩、电站的束缚,哪怕只是增加了相当的续航,其也称得上“抓住了用户痛点”,意义更为重大。
从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
过渡到全太阳能动力
不久前,李河君执掌的汉能控股集团向全球发布了4款分别被命名为Hanergy Solar A、Hanergy Solar O、Hanergy Solar L和 Hanergy Solar R电动汽车,与此同时,汉能宣称,这4款车均为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并且已具备商业化基础。
彼时,汉能方面介绍,4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车身表面覆盖的砷化镓薄膜面积在3.5平方米到7.5平方米左右,以Hanergy Solar A为例,每天在充足的阳光下日照5小时-6小时,大约可以发8度-10度电,这些电能可以保证太阳能汽车行驶80公里左右。
在此基础上,汉能方面也坦言,要想真正实现“全太阳能动力”,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转化率还有待继续提高,生产成本则有待降低。因此,现阶段,上述4款“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为了满足阴雨天气和长途出行的需求,仍然配备了常规锂电池,支持充电桩。
汉能方面给出的测算结论为: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成本便下降5%至8%;而如果以目前汉能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已达到的转化率(31.6%),实现量产,那么电动车每天单纯依靠太阳能发电所达到的续航里程,就能大幅提高到100公里左右,即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汉能方面回应电动汽车
成本、资质、安全性等疑问
汉能发布4款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后,也引来各界的不少质疑。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大致可归结为成本、资质、安全性等三个方面。
7月12日,汉能方面相关负责人就上述问题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他介绍,“未来汉能将以开放的态度与汽车全产业链展开合作,并采用自主生产、合作生产、委托生产等模式进行太阳能汽车的商业化量产。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商业化量产,预计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该负责人称,“成本上,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这一新技术目前的成本比较高,但通过继续提高薄膜电池芯片的转化率、加快设备国产化的改造、薄膜太阳能芯片组件和汽车大批量生产及应用,其成本完全可以达到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和传统新能源汽车进行性价比的竞争。”
而关于资质问题,去年7月份,发改委出台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允许非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则需要一定的审查。对于汉能跨界造车,政策面本来关着的门如今也已经打开。
“国家开放了非汽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汉能正着手开展这项工作。生产资质的审查包含研发能力、试验试制能力、生产及产品一致性能力、售后保障能力、社会责任等内容,这对于新进企业来说,是一项有难度的事情。汉能将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获得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上述负责人表示。
就砷化镓的安全性、稳定性,汉能方面介绍,砷化镓晶体本身非常稳定。砷化镓为黑灰色固体,熔点1238℃;在600℃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并且不被非氧化性的酸侵蚀。
据悉,砷化镓材料具有优越的电子特性,是光电应用的理想材料,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在军事、国防乃至日常生活中,已得到几十年的广泛而长期的应用;无论是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近红外和红外发射装置等日常消费电子产品,都内嵌有砷化镓器件。
此外,汉能的砷化镓电池组件还通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生物毒性测试(有砷化镓电池的鱼缸里养鱼,鱼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正常),实验证明对动物无害。在对废弃电子产品最严格的加利福尼亚州,汉能的砷化镓电池废弃物被列为非有毒有害物质,从而与常规垃圾一样采取深坑填埋处理。在欧盟关于限制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中,砷化镓电池未使用任何限制成分,符合欧盟WEEE条例,等同一般消费电子产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