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我国不良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
主持人沈 明:近日,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突破了2万亿元。那么,不良贷款距离不良资产有多远?不良贷款的成因有哪些?有什么可用的应对措施吗?他国治理不良贷款有哪些经验教训呢?
专家建议,可采用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贷款,或者通过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形式进行处置
银行不良贷款压力持续加大。近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透露,“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达到2.15%,这个数据分别比年初新增2800多亿元,提高0.1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也呈同步增加之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意识依然不是很强,特别是许多地方性的金融机构,贷款和风险控制受地方政府的干预较多,加上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资产的急剧扩张,致使其在目前经济的下行通道中集中爆发;二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债务偿付能力下降,使得不良资产数额逐渐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银监会此前发布的一季度数据得知,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度末上升0.07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虽然银监会尚未公布二季度数据,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恶化速度确实在加快。
除上述两方面原因外,历史原因也是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新增的不良贷款率有一部分原因是由过去积累造成的。早先的一些贷款流入了收益率比较低、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领域和行业,而在经济转型特别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这部分资产经过几年时间的酝酿,就转变成了不良贷款。”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良贷款率增加将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银行的慎贷、惜贷以及抽贷现象将加重,这会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黄志龙认为,对于持续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应加快进行处置。首先是因为大量的不良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造成,这部分应由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出来;其次是对于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要通过债转股、投贷联动等方式来处置;最后是对于仍有一定现金流的不良贷款,可考虑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