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犹太美国日本印度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对比

2016-04-19 11:44:00

 

来源: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如犹太人重知识胜过金钱、重智慧胜过知识;美国人喜欢冒险;日本将武士道转化为企业家精神……我们来看看,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对其企业家精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搞企业研究的人一般都很喜欢用一个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被视为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动力。不过,企业家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企业家精神也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而被打上了时代和民族的烙印。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如犹太人重知识胜过金钱、重智慧胜过知识;美国人喜欢冒险;日本将武士道转化为企业家精神……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对其企业家精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犹太人

1.1除了上帝,只有金钱最值得尊敬

犹太教的教义里有许多关于金钱的格言,比如“伤害人们的东西有三:烦恼、争吵、空钱包,其中以空钱包为最”等等。这就造就了犹太人独特的向往金钱的犹太文化,使得每一个犹太人都渴望获得金钱,这一点又和基督教相反。

1.2用钱去敲门,没有敲不开的

犹太人自从两千多年前被逐出家园后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异国他乡中饱受歧视和压迫,在这过程中唯一使他们觉得可靠的就只有金钱——只有拥有金钱,才能让他们在其他民族的摧残中生存下去,不被灭绝。

1.3知识比金钱重要,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拿知识和金钱相比,犹太人会认为知识更重要。在流动住居的恶劣环境下,犹太人从来不曾忽视教育,而是将其列为第一位的事情。

有了丰富的知识还只是一个起步。犹太人还有一句名言: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只是背着许多书的驴子。犹太人更加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运用到生活上,从而将自己的智慧升华为实际的价值。

1.4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犹太人的商业圣经《塔木德》箴言。

“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犹太商人甚至在“负”资本中发展起来,他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1.5身处逆境,奋发图强

逆境对犹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而是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永不气馁,不但使犹太民族生生不息,还在逆境中成就了无数的奇迹。

1.6赚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在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中诚信向来是被认定为重中之重的,他们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也一直坚守着诚信为本。犹太人有一句格言:鱼离开水就会死亡,人没有礼仪便无法生存,而不讲诚信则会受炼狱之罚。

2、美国

2.1每个美国人都想成为富人,并为之竭尽全力。

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存在着差异,但是不存在阶级差异。每个美国人都会颂扬致富,美国人都想成为富人,并为之竭尽全力。这可以大大鼓励创建新的企业和创造财富。

2.2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

2.3尊重个性的发展

美国的文化中比较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个人的野心。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往往特别把自己当回事,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2.4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企业家精神受新教伦理的影响很大。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2.5对失败的宽容甚至鼓励

对每个成功的美国企业家来说,他们大多都努力过、失败过。但美国的整体文化,对这些失败格外宽容。不少企业家经过不断努力和失败,最后获得成功。

3、日本

3.1世俗的业务,就是宗教的修行

像马丁?路德的新教伦理一样,在日本,林木正三的禅宗伦理认为,世俗的业务就是宗教的修行。这就轻轻地赦免了企业家的贪婪罪,为经商、致富罩上一圈神圣的灵光,消除了企业家们的精神障碍。

3.2民族主义、家长式和反个人主义的精神气质

早期日本的企业家,很多是从武士演变过来的,企业家精神也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正如森岛通夫讲的,企业主实质上也没有完全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个人主义一直没有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其实也是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的结果。因此,日本的企业家,一般都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国家意识。

3.3把99.99%的精力用在0.01%的产品提升上

日本的企业家骨子里追求自己制造产品的完美品质,为达到在同行和客户眼里的美誉,而不惜把99.99%的精力用在0.01%的产品提升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日本公司老板一般不会整天待在办公室里,而是经常身穿工作服在生产第一线解决问题。

3.4以子承父业为荣

日本为什么有2.2万家百年以上企业,而中国只有5家呢?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店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而生下的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那就是“没出息”。“继承家业”往往被理解成“继承官业”、“继承富业”,而不是继承技艺。而在日本,百年企业的子孙都以家业的历史与祖传技艺为荣,并代代相传。

4、印度

4.1“抱团”——“印度人帮印度人”

在美国硅谷,印度人比华人更成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抱团”——“印度人帮印度人”让硅谷在过去20年间成就了无数印度式传奇。

4.2多元文化造就了“超强的适应能力”

《华尔街日报》网站称,印度种族、语言众多,成长在如此多元化的氛围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远离家乡后更快速地融入新环境,也可以让他们更自如地去生活与奋斗。

4.3信仰要求他们远离一切世俗的牵挂,包括工资待遇

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信念和内心的成熟度。在寻求信念支持时,多数印度企业家都会转向自身的文化传统。

如纺织品公司FashionInternational的CEO克里斯蒂安?法布尔是一位印度教苦行圣人。尽管FashionInternational每年为Kenzo、LeeCooper和GaleriesLafayette这样的品牌生产价值1亿美元的服装,法布尔自己却只领每月200美元的工资,并且没有任何股票或期权。

4.4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

在印度背景中,成功的企业领袖对普罗大众有更多的责任感。统计显示,有相当多的印度企业家是出于对民族或者国家的情感走上商业道路的。

在寻求激励的时候,印度企业家也更喜欢用本土的企业家成功故事,而不是那些世界知名的成功人士来激励自己。在Synovate对企业家的调查中,唯一榜上有名的外国榜样是——沃伦?巴菲特。

5、中国

1.1在中国,儒家的大传统,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育。

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下,优秀的人才争着去当官,而不是经商。在“士农工商”的序列中,商人阶层不能拥有上层社会地位,并且,商业常常被认为是非生产性的。

儒家的主流主要鼓励“小产权”、“小安富”。孔子在对待财富上,也对“大富足”感到不满。孔子虽然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而在生活上常常贫困而深为遗憾,但是对子贡不听命运安排而作为“套利企业家”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

这样的社会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若要探源中国企业家精神,我们更要看中国的小传统。儒家是大传统,民间的信仰、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中国的小传统更有利于商业。

1.2企业家精神,蕴含在小传统中

1)重视现世享受

中国的小传统因素包括重视现世享受,这与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有关。中国人喜欢玩麻将,麻将牌从一万到九万,从一饼到九饼,从一条到九条,都与钱有关,玩麻将一般要赌点钱。对钱的重视和培训,可以推动中国人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

2)儒家的“功利主义”分支

儒家里面还有一个功利主义分支,称为永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叶适。按照叶适的观点,如果以诚立本,放开追求自利,其结果就是正义的。这种主张因此被称为“以利和义”观。“以利和义”虽然源自南宋时期的一个学派的观点,但符合现代精神,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海外华人企业家是世界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群体。现在5000多万海外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经商之道是重伦理、讲道德,遵从“仁中取利,义中求财”的古训,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

1.3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型企业家

1)不鼓励冒险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鼓励冒险的,具体表现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不提倡冒险,甚至把冒险视为是异端和危险的。此外,在“胜者英雄败者寇”的观念下,很多人因为爱面子、怕失败、怕讥笑等原因而不敢冒险。

2)缺乏质疑、批判和求异的精神

质疑是通向发明创造的入口,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然而,中国的文化总体上迷信权威,在很多人看来,异端或异见是贬义词,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有创新意识的人,往往容易遭受打压。

3)枪打出头鸟

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但这在旧有观念的人眼中,就是一份不安份,是对于既定秩序的一种冒犯,于是轻则予以卡压,而重则将其投入牢笼,或者进行妖魔化,先在精神中予以彻底否定。

这种“枪打出头鸟”的文化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束缚。

4)重“关系”,轻创新

中国人经商普遍过于看重“关系”,希望通过找权力寻租来走捷径。既然通过关系赚钱那么容易,那也就没有动力去创新了。这种文化,盛产“套利型企业家”,而非“创新型企业家”。

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企业家多是这种套利型企业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者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小。上个月,张维迎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从计划到市场的发展可以依靠套利,如果从配置效率向创新推动增长的转变却要依靠创新型企业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