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多地已下发打击转基因玉米种子公告
东北地区流入非法转基因种子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华夏时报》记者日前多方采访发现,东北多地已下发打击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公告,总体要求是对转基因零容忍,坚决打击种种形式售卖转基因玉米种子的行为,严禁一切形式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流入市场,对情节特别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
据悉,吉林省2015年一共吊销了3个违法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东北地区存在转基因玉米种植现象。而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亦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监督执法,特别是要严把研发试验关、品种审定关和生产流通关,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种子未经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
东北多地严打
目前,我国没有放开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因此销售转基因种子均属违法行为。
1月18日,吉林省双辽市农业综合执法队发出一份《关于严厉打击销售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为的通告》强调,对于非法转基因是零容忍的,坚决打击种种形式售卖转基因玉米种子的行为,严禁一切形式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流入市场,自觉抵制转基因玉米种子,确保我市玉米生产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通告》还指出,转基因有改变食物自然属性、威胁生物多样性等潜在危害。
无独有偶,辽宁省种子管理局1月19日在致全省种子企业(经营业户)和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任何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经营假劣种子和转基因种子,对涉嫌非法经营假劣种子和转基因种子的单位、个人,一经查实,农业部门将依照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查处,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案件,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记者发现刊登在吉林某农业网上的一篇题为《吉林省切实加强转基因种子监管工作》的文章显示,会议部署当前农作物种子转基因监管工作,旨在切实加大转基因种子监管和整治力度。“吉林省将继续保持打击转基因种子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转基因玉米种子非法扩散。严控源头,严查转基因种子的非法扩散。”
据悉,吉林省最近召开的全省农业转基因种子监管工作会议透露,历年在市场抽检中发现生产经营含有转基因成分玉米种子的企业,2015年一共吊销了3个违法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非法种子流入
一位种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现在国家对转基因违法方面执法还是比较严,有的公司因转基因被查处,几年都无法进行新品种审定,有的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目前东北地区繁育转基因种子的都是些小公司,而这些种子也是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散播给小公司的。”
吉林省农安县综合执法队在张贴的《农民选购种子注意事项》中提醒农民:不要轻信一些商家以“新、奇、特、优”等美化字样对品种产量进行夸大宣传,引诱误导农户购买试验示范未经审定的种子。“不要听信一些商家假借转基因育种等高科技对品种抗性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诱导购买实质为常规手段选育生产的种子,更不要盲目种植未经许可的转基因种子。”
“现在说抗虫的玉米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有些农民种了几年。”一位辽宁公主岭地区农民称记者,“种子去年底就购买了,是送到村里买的,种子经销商以抗虫、高产为推销由头。”
不过,据上述种业人士介绍,近几年种子经销商往往以转基因育种等高科技来对农民营销,农民对这些种子已经有了依赖,但事实上有些种子并不是转基因的,所宣传的抗虫并不抗虫,“当然也确实存在转基因种子,主要是集中在辽西地区。”
目前,中国的制种基地主要在新疆、甘肃、海南等地,而要控制转基因种子的传播,种源基地控制很重要,此前海南等地曝出非法转基因种子。
“最近东北地区打击转基因种子行动,对于明年转基因的种植会有影响,至少面积会减少很多。”上述种业人士称。
谁是幕后黑手?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政策方向,但同时也对转基因的研发、种植和流通的监管,对地方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名资深种业人士透露,现在国家不敢贸然开禁转基因商业化,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跨国种业公司对专利权的垄断,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申请了1700多项专利,抗虫基因、抗除草剂基因专利都掌握在外资手里,中国只在植氨酸酶等有少数专利,如果一旦开禁转基因商业化,这些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专利费。
东北地区到底有多少转基因玉米?非法种子如何流入?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发布权威公告。
这很重要,但当务之急是,由于种业公司的竞争,售种时间大大提前,目前东北多地农民已经购置2016年春播的种子,打击转基因的公告让他们普遍感到担忧,很多农民问,自己买到的种子是不是转基因的。
多位受访的农民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自己如果购买的是转基因种子,如果种下去国库不收怎么办?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黑龙江兰西县一份公告称,任何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转基因种子,“2016年所有粮食收购点全面安装转基因玉米检测仪,凡私自购买转基因种子的农户,后果自负。”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